越努力越無法成為有錢人

教育陷阱

你在學校度過了無數個日夜,寒窗苦讀,接受了長達十幾年的教育,積累了海量的知識。然而,這些知識和教育雖然豐富了你的內心世界,提升了你的綜合素質,但遺憾的是,它們從未真正教會你如何賺錢。你或許認為,憑藉一紙大學文憑,你就能輕鬆地找到一份好工作,穩定地獲得一份不錯的收入。但請深思,這真的是教你賺錢的方法嗎?

實際上,你所學的內容絕大部分都聚焦在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工作者上。你學習了各種專業知識、技能和方法,但幾乎沒有哪個課程是教你如何創業、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的。這種教育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,但卻忽略了財商教育的重要性。

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具體的例子。小明是一名電腦科學專業的畢業生,他在大學期間努力學習,成績優異。畢業後,他順利地找到了一份程式師的工作,收入穩定。然而,幾年後,他發現自己陷入了職業瓶頸,薪資增長緩慢,生活壓力逐漸增大。他開始意識到,雖然自己擁有專業技能,但卻缺乏創造財富和理財的能力。

再來看小紅,她是一名市場行銷專業的畢業生。畢業後,她進入了一家知名企業工作,負責品牌推廣和行銷活動。她工作勤奮,表現出色,但同樣面臨著收入增長的困境。她發現,雖然自己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,但卻無法將這些價值轉化為自己的財富。

這些例子告訴我們,僅僅依靠專業知識和技能是不夠的。我們需要學會如何理財、如何投資、如何創造財富。只有掌握了這些能力,我們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立足,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。

此外,我們還應該關注社會底層勞動者的生存狀況。例如,李師傅是一名普通的建築工人,他每天辛勤勞作,但收入微薄,生活困難。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追求富裕和奢華的生活,那麼像李師傅這樣的勞動者將會面臨更大的困境。因此,我們應該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援,共同構建一個和諧、穩定、繁榮的社會。因此,我們不僅要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工作者,還要注重培養自己的財商意識。通過學習和實踐,我們可以逐漸掌握創造財富和理財的能力,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。同時,我們也應該關注社會底層勞動者的生存狀況,有機會就多多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援,共同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。


穩定領月薪的陷阱

在臺灣月入新台幣十萬元的人算富有嗎?或者月入五萬元的人,是否讓你覺得收入非常高?但請你仔細思考一下。假設一個月賺五萬元新台幣,在臺北或高雄這樣的大城市生活,扣除房租、餐飲、交通等必要開支後,一個月大概能存下二萬元左右。但冷靜想想,一個月存2萬,一年存下24萬,十年就是240萬。即便加上利息,要在臺北買下一套30坪的房子,也需要很長的時間。而且,這期間你還得確保不會有任何意外發生,也不會被公司辭退。所以,接下來的話語可能很現實,也很直接,但不管你畢業於臺灣大學還是其他頂尖學府,單靠領月薪很難實現大富大貴。

我們並非宣揚大學教育無用論,而是想告訴大家,提升學歷確實能提高你的工作水準和薪水,但終究會有一個上限。年薪達到百萬元新台幣,或許是大多數打工者一輩子都無法跨越的收入上限。打工者的思維常常是線性的,他們的演算法總是一個月賺五萬元,那十個月就累計五十萬元。然而,這種演算法下的財富積累必然是緩慢的。真正賺錢的人,他們的財富積累往往是呈指數增長的。或許幾年時間都沒有顯著收入,但最後一年能賺到幾千萬甚至上億元。

而且,打工這件事會占據你的大部分時間,讓你無暇顧及其他事情。當你的生活被工作填滿時,你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投資或創業。你只能日復一日地重複這種生活。所以,真正想要擺脫貧窮,不能單靠單純的體力勞動,而是要尋找更多的機會和管道。如果像驢子一樣圍著磨盤轉,即使再努力,也只是在原地踏步。這樣的努力,本質上是一種懶惰,因為你沒有抬頭看世界,沒有尋找更好的機會。因此,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個人奮鬥,但也要考慮當今這個時代的背景。工作確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,但收入水準卻有天壤之別。選擇大方向並努力奮鬥,這才是走向成功人生的道路。


臺灣地區的收入與財富積累案例分析

一、臺灣地區的收入水平

  1. 臺灣家庭人均收入:根据CEIC Data的数据,截至2022年12月,臺灣地區的家庭人均收入达到了16,714.808美元,相较于前一年有所下降,但仍处于较高水平。这一数据表明,臺灣居民的平均收入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为富裕的行列。
  2. 臺灣最低工資標準:自2024年起,臺灣正式實行新工資標準,最低工資由原來的26,400新台幣提升至27,470新台幣,折合人民幣相當於是從6,106元上升至6,353元。這一提升幅度雖然不大,但體現了臺灣在保障勞動者基本權益方面的努力。

二、財富積累的挑戰與機會

  1. 財富積累的挑戰:臺灣雖然有著相對較高的收入水準,但財富積累的過程並非易事。以臺北或高雄為例,即使一個月收入二十五萬元新台幣的勞動者,在扣除各種必要開支後,能夠存下的金額也有限。要想通過打工實現大富大貴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  2. 財富積累的機會:然而,臺灣也有著許多財富積累的機會。例如,臺灣的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、通信、電子精密和IT等在全球具有領先地位,這些產業為那些有志於創業或投資的人提供了廣闊的空間。此外,臺灣的金融市場也相對成熟,為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資渠道。

三、新聞案例與數據支持

  1. 新聞案例:臺灣地區統計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4年第一季度臺灣地區生產總值(GDP)同比實際增長6.5%,這一增速高於上季度和上年同期。這表明臺灣的經濟形勢整體向好,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和創業機會。
  2. 數據支持:根據臺灣“主計總處”的數據,去年臺灣地區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平均數為67萬元新台幣,雖然有68.31%的比例未達到此標準,但這也意味著有一部分人的收入遠高於這個平均數。這些高收入群體往往是通過創業、投資或其他方式實現了財富的快速積累。

小結:臺灣地區雖然擁有相對較高的收入水準和成熟的經濟環境,但要想實現財富的快速積累並非易事。居民需要通過創業、投資等多種方式尋找機會,並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財富規劃。


臺灣財富積累的例子與案例分析

臺灣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的地區,擁有許多成功的財富積累案例。以下是一些具體的例子,展示了臺灣居民如何通過不同的方式實現財富的積累。

一、敏實集團的秦榮華

  • 背景:秦榮華,1957年出生于臺灣省宜蘭縣的一個普通家庭。他從小家境貧寒,但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勤奮,最終成為了敏實集團的創始人,該集團現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設計製造公司。
  • 財富積累過程:秦榮華在1992年帶著借來的100萬來到大陸,從一家小作坊起步,專注於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和加工。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,敏實集團已成為行業佼佼者。
  • 成就:秦榮華以130億元的身價位居相關財富榜單,實現了從貧寒到富有的華麗轉身。

二、徐福記的徐乘

  • 背景:徐乘,1952年出生於臺灣省。他與兄弟幾人共同創立了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,專注於糖果和零食的生產與銷售。
  • 財富積累過程:1976年,徐乘和兄弟開始製作並銷售糖果。1992年,在發現大陸市場的商機後,他們前往廣東東莞投資創辦了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。憑藉優質的產品和精准的市場定位,徐福記迅速在糖果零食領域嶄露頭角。
  • 成就:徐乘以170億元的身價位居相關財富榜單前列,徐福記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品牌。

三、期貨大師黃毅雄

  • 背景:黃毅雄來自臺灣雲林縣的一個破產家庭。他17歲就隻身來到臺北闖蕩,最初從事期貨交易。
  • 財富積累過程:黃毅雄在期貨市場經歷了無數次的起伏和波折,但他憑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過人的交易技巧,逐漸在期貨市場嶄露頭角。他曾在高峰時持有日元期貨部位占全球市場的一定比例。
  • 成就: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,黃毅雄的身家已達200多億新臺幣,成為了臺灣知名的期貨大師。

這些案例展示了我們臺灣早期一代居民在通過創業、投資和交易等方式實現財富積累的過程。他們憑藉堅韌不拔的精神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獨特的商業智慧,在臺灣乃至全球的商業舞臺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。

 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